一個從資訊科技與電腦科(ICT)及各科Apps出發
的電子學習方案
理念:從我們過往參與EMADS、電子學習先導計劃及網上學習平台的經驗,我們相信在校內推行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電子學習,須從小學的資訊科技與電腦科開始。因為電子學習使用的工具及所需技能本身就是資訊科技。
一個從資訊科技與電腦科及各科Apps出發的電子學習方案藍圖

特色:
- 循序漸進,可行可持續的方案。
- 各盡其專,教師沒有額外負擔。
- 學生學習最新的資訊科技技能,把資訊科投融入生活,培養其資訊素養及自主學習能力。
- 家長有足夠時間適應電子學習帶來子女在學習上的改變。
教學策略:
第一年
- 建立基礎:利用小學資訊科技及電腦科(ICT)教材進行電子學習,共同於小一至小六年級進行。讓學生掌握流動學習(Mobile Learning)的特色,平板電腦的基本操作、使用守則等資訊素養。
- e活動:以主題式跨學科,配合平板電腦及一些教學用的Apps在不同年級進行e活動,讓其他學科的教師也可以有機會嘗試電子學習的好處。因為有關平板電腦操作已在ICT科教育,主科教師可專注於本身學科的教學內容。
第二年
- 從生活應用出發、培養創意思維:流動學習(Mobile Learning)的特色是把學習融入生活,故此,在學生掌握了資訊科技及電腦的基礎後,可延伸至其他學科。
- 小一至小三可於視藝科加入電子學習元素。視藝讓學生表達內心創意,電子學習元素可擴闊學生視野,例如3D打印技術,讓創作更豐富、更活潑。
- 小四至小六開始於常識科及視藝科採用電子學習。常識科讓學生瞭解社會及生活,讓資訊科投融入生活,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。
- e活動:仍以主題式跨學科,配合平板電腦及一些教學用的Apps在不同年級進行e活動。由於學生及教師已對保護及操作平板電腦有一定的能力,e活動可考慮往學校以外地方,如博物館,公園等。
第三年
全面推行:經過兩年的基礎建立及不同的嘗試,第三年學校可於小三至六年級進行其他中、英、數等主科的電子學習,而小一至小二可加入常識科。同時,可以考慮1人1機,讓家長為小朋友購買平板電腦作為電子書包。
評估方式:
- 透過電子學習平台工具,學生可進行即時的互評、投票等與同儕分享,學習互相欣賞。
- 家長及教師透過電子書平台練習,即時瞭解個別學生學習差異,調適教學策略。
邀請教師作同儕觀課,於課堂後,檢討及修正教學策略,提升學與教成效。